上完家族系統排列也經過一年半了,在課程結束後幾次的家族聚會也總是會有些新發現,今天想要來分享一個讓我自己也驚豔的部分─序位。
在課程中(或是當初聽上過課程的人的分享),都會聽到「序位」的重要性,但老實說,我總是以「在錯的序位上→會產生影響→調整回正確的序位」這樣直線型的思考,所以在我自己的排列結束後(準確來說,我是透過其他人的排列看到的)我讓我自己回到了四女兒的位子。
我在單親家庭中長大,是我母親的第一個女兒,再算上我父親的三個孩子,我就是第四個女兒了,以前的我過得很糾結,總覺得我在做一些我不想做的事,心裡總會想著:為什麼是我?為什麼只有我要做?心裡總是會有很多的不滿和委屈,而這些情緒表現得也很明顯,也讓家裡其他人感覺不愉快,就因為我對他們來說是「長女」,我背負著許多的責任,也需要去維持「長女」應該有的樣子、要為家裡付出,而那些我都不認為是我的責任,而當我在課程裡,轉換了我自己在家族中的序位:第四個女兒,我開始用不同的角度去面對那些我要做的事情,「因為我是家裡的一份子,所以我為家裡所付出」,不再是「因為我是長女」,當我認清了我的序位,這些都只是轉念之間,一個念頭的不同就有不同的體驗,我做著和以前一樣的事情,心態和體驗卻是截然不同的。
一年前我回到了我的序位,然而在這期間,有些時候在家裡我還是會有著許多的負面情緒,我一直認為是鐘擺效應,需要時間去適應跟轉換,但在一年半後的現在,我又進了一次家排當工作人員,透過其他學員的分享中有了新的發現,那些我在家庭中的負面情緒是源自於家中並沒有成員把我看成「四女兒」,同時我也沒有獲得有關於四女兒的稱讚、關心或是被哄,所以我接收的「愛」也都不是我序位的「愛」,雖然我理智上知道,對於他們我就是長女,他們也沒有錯,但是在我身上還是出現了「愛的匱乏感」,於是我就轉而想從另一份關係─親密關係中索取,總是不斷地會想要男朋友可以給我稱讚、哄我、讓我撒嬌,就像我是一個小孩子一樣,這樣的索取也對我的親密關係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因為我是他的伴侶,不是他的妹妹,他並不真的會給我「四女兒」的愛,對於我的索取他會有無力感,而索取不到的我也會出現無力感,很多時候我與他相處上出現摩擦就是源自於此。
我很慶幸我有了這個新的發現,關於「給出去的愛」和「得到的愛」也都是要在正確的序位上,而且在這之後,一向很少稱讚我的男朋友,也開始出現了對我的「稱讚」,這是很有趣的巧合,雖然他本人說那不是稱讚是事實,但無論如何這還是讓我很開心,也許不是他有所改變,是我開始有所不同,我的確在某些部分做得更好,好到讓他說出「很棒」這個事實,我想這比他放低標準來稱讚我還要更值得開心!
Hilda
8/9/2014
One Comment
sherriwang
自我覺察永遠是成長的最佳途徑!恭喜Hilda 有更深層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