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不會沒有家,不管會有怎樣的人生,在原生家庭總會有個屬於自己專屬的位置。 家族排列是個很奇妙的一門課程,因為有些看到的事情真的一時之間無法解釋…
我是個早產兒,在冥想練習中,其實我是很不想被生出來的,在子宮中我就感受到那種窒息焦躁的感覺,只是最終我還是被生出來了… 我沒有歸屬感,我對家庭關係人際關係甚至是自己,都感覺是格格不入的。在過去我認知上知道我是爸媽的小孩,但心底最深處其實是有抵抗的,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在重新經歷過那出生及父母擁抱的過程,我發現心中的擔子頓時放鬆不少! 這我到現在都不知為何?唯一能解釋的:Sherri有說過,因為我是早產兒,待在保溫箱有很長的時間,手伸出去就是玻璃沒有擁抱,所以對人的關係很抽離。他說了ㄧ個案例,一次世界大戰英國的育幼院,嬰兒普遍很容易猝死,唯ㄧ有ㄧ家育幼院猝死率卻沒這麼多,經研究後才發現有一個清潔婦每當有小嬰兒哭,她會放下手邊事情,抱到嬰兒不再哭泣為止。
在課程及別人的排列中,我重新省思我與家人的態度,我與人的關係:1.『他是大的,我是小的。』在對的序位做對的事,對父母尊重,做好孩子該做的本份。 2.『父母只是父母,不多也不少。』他們也是人他們有他們的議題,但至少他們做了當時對孩子最好的選擇!
Fei
2/2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