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關係,  學員心得,  家族系統排列

誰才能給我們幸福感?

在哪一刻,你會有100%的幸福感,希望時間永遠停在當下,不再往前?

婚禮上他給我戴上戒指的那一刻,還是忍不住哭了;
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那種踏實感和驚喜,一輩子都難忘懷⋯⋯

我們的一生,其實就是一直在追尋幸福感。比如想賺更多的錢,住更大的房子,有健康的身體更舒適的生活環境,和伴侣相愛,和孩子親密,溫暖的人際關係⋯⋯這便是最樸素的幸福觀。

每個人都有幸福的權利,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幸福的能力。我們會發現,不幸福的人還是有那麼多。

有人之所以不幸福,看起来是因爲沒有錢,或者沒有伴侣,沒有成功……但事實上,幸福感只取決於人,以及你和人的關係。

而影響我們一生幸福感的人,只有少數幾個,重要的關係也只有三種:我和母親、我和父親以及我和伴侶的關係。

之前有分享過我和媽媽之間的關係,這次複訓「進階家排」,在我和父母的關係上尤其是父親,我又看到了更多「事情的原貌」,原來這一直在影響著我的世界觀金錢觀和幸福觀⋯⋯

每次回來上課總是有更多的禮物,以下的分享是我在課程中和其他同學共同討論後得到的學習,在這邊也與大家共勉之。

其實我們生命中的那些難題,那些讓你痛苦的人或事,多少都跟你和父母之間未完成的課題有關。

比如有人怨恨甚至是記恨父母,怪他們在自己童年時沒能好好對待自己,沒能盡到做父母的責任和義務,造成自己走不出「我不重要」「我沒有價值」的陰影⋯⋯⋯

這該如何是好?
答案只有兩種,一種是「不可能原諒」,「他害了我一輩子,憑什麼我要原諒他」,「我原諒他那誰來賠償我」?

另一種則是「算了,父母年紀越大越覺得計較沒有必要,未來終究是我們自己的事」,「事情早就發生了,再爭個對錯又有什麼意義」!

我們對父母的情緒,直接影響我們與父母之間關係的流暢度,也是間接影響我們在其他關係中的位置和行為方式,特別是「我和自己的關係」「親密關係」「親子關係」和「人際關係」。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我和自己的關係」,比如,如果父親給你的安全感不足,你會對這個世界充满恐懼和不信任,對金錢和其他關係也會感到害怕想逃離,直到有一天,你發現父親也許對你有很多要求,但是他也一直在支持你、愛你,只是以前你無法理解那就是他愛你的方式或是你根本看不見。

當你真真切切在排列中看到這一點,你對你自己、對這個世界、對金錢、對其他任何關係的匱乏和恐懼,就會慢慢地放下⋯⋯

父母是我們生命、能量和所有關係的源頭,當你怨恨這段關係,甚至親手切斷了和這個源頭的連接,就等同於失去了你生命力的脈動,所謂的每個人都在追求的幸福感自然更加無從談起。

除了怨恨父母,還有一些人則是走不出父母的控制。要麽太需要父母的認可,要麽一直活在從父母那裡繼承的生命模式中,也是家排說的「忠誠」。

很多父母都吝于對孩子表達「愛」和「鼓勵」,於是有太多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求父母的稱讚或認同,最終卻活成父母手中的魁儡娃娃(提線木偶),這也是東方人的愚孝。

無論是怨恨父母,還是被父母控制,都是離不開「清白感」和「罪咎感」作祟,因為我們依舊是那個缺愛、匱乏、没有安全感的小孩,不願意成長,也不願意面對。

但當你看到事情的原貌時,你就可以有意識地做不一樣的事了,父母有父母的命運,你有你的命運,當你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你完全可以對父母親鞠躬,心懷感恩,然後帶著父母給你的愛轉身朝向你的伴侶去創造你自己的美好人生。因為你已經擁有獨立的人格,不用再像一個孩子一樣依附於父母了,選擇權在你手上,你完全有力量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宰者。

以上和大家分享,感謝AW,感恩雪芬老師在排列後精準的判讀,「進階家排」大推❤️❤️❤️👏👏👏

 

Shona

5/31/2019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