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ㄧ直以來對我而言,就只是兩個字的陌生名詞。
我的爸爸媽媽因為生活觀、價值觀以及生活習慣上的觀點差異過大,在我跟弟弟還很年幼時就選擇了離婚,媽媽帶著我而弟弟就跟著爸爸。
實際上自己對爸爸的記憶並不多,大部分對爸爸的印象都來自於媽媽跟其他共同生活長輩對他的評價,而曾經一起共同生活的記憶大部分早已不復存在。
印象中最深刻的記憶是大約3~5歲時,那時爸爸媽媽還沒有離婚,我在家中車庫玩耍,因為地上有許多玻璃碎片,我不小心被玻璃刺傷了腳背流了許多血。記憶中是媽媽著急著帶我去掛急診,因為某些因素沒有打麻醉藥 就拔除了腳上的玻璃跟傷口縫合,實在是太痛了,我大聲的哭著喊痛,而媽媽因為心痛跟不捨抱著我痛哭。(後來才知道除了心疼我受傷更有著對爸爸的不諒解,不諒解他沒有注意到危險和在發生事情之後沒有在第一時間就帶我掛急診。)
經過這一件事後,我和媽媽就搬回了外婆家。媽媽十分憎恨父親,憎恨到把所有照片包括他們的婚紗照中父親的身影都剪掉。
以致於對於父親,我聽到的感受到的都是負面的、糟糕的、不愛我的。所以年幼的我就在這樣的認知下長大,也覺得父親是個很糟糕的人,不會在別人面前提起我的父親,也試著告訴自己,自己不需要父親的愛,也天真的認為只要長大就可以遺忘缺乏父愛的遺憾。
直到進入了家排課程,看著每個同學的排列,心中似乎有所觸動卻還不清楚那是什麼樣的情緒,直到在自己的排列中看到了父親其實是愛著我與弟弟的,更在與父親做了和解之後。記憶仿佛解鎖般,回想起來父親曾經一度到我就讀的幼稚園來看我,並想要帶走我讓我跟他與弟弟一起生活,我感受到父親對我的愛與在乎。
其實我在內心深處我是愛著且渴望父親的愛,只是我不能夠承認也試著遺忘自己的渴望。因為害怕被媽媽發現自己渴望著父親的愛,再加上每次媽媽提起父親時,情緒張力都非常的大。並在我每次犯錯時,她都會痛心疾首的控訴我跟父親一樣糟糕。讓我認為「父親」這兩個字就代表著「犯錯、糟糕」,媽媽把重心都放在我的身上,她不容許我對父親有一絲一毫的想念或愛。於是「父親」這個角色、這兩個字成了我們母女之間最大的禁忌。
我能體恤母親獨自扶養我長大,很多事都要她獨自面對,她歷經很多辛苦、艱辛,讓她變得更加勇敢及堅強,但也讓她成為一個控制慾很強烈的人。一切都要在母親的掌控之中,只要不如預期她就會憤怒及嚴厲斥責。
我是天生左撇子,但母親覺得左撇子不好,因為老一輩的人認為「左手是壞手」,強迫我改為用右手寫字。然而我不聽從,她會用她裁縫的拉鍊鞭打我,那時我覺得媽媽根本不理解我,雖然我滿身是傷,還是不願意用右手寫字。不知經過幾番波折,我最後妥協使用右手寫字、拿筷子,其餘我還是使用我慣用的左手做事。
我的記憶中小時候有段時期,我可以雙手寫字,但有段混淆時期,就是我在做事情會停頓,思考需要用哪一手做事。以致於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很討厭寫作業,覺得很麻煩還要思考用哪一手寫字。所以從小我對母親其實又愛又恨,有時候不知道該如何跟母親相處,覺得跟媽媽在一起很有壓力,不知道她的地雷區,一不小心隨時可能引爆!
經歷家排之後到目前三個月,我與爸爸互動變得輕鬆自在,媽媽也接受我與父親互動聯繫,而媽媽也有了很巨大的轉變。以前只要媽媽休假剛好在假日,我們必須配合媽媽的時間,只要不如媽媽所預期的時間點出現,媽媽就會暴跳如雷還會遷怒其他人,當天大家的日子都會不好受。
母親以前說話的言詞當中都是充滿擔憂、恐懼與不安。過去曾跟媽媽溝通過她的脾氣讓人很難與她共處,那時候媽媽根本聽不進去任何的諫言。而現在媽媽的表達方式變得充滿關懷與祝福。現在就算我們延遲時間回去,媽媽也不會催促我們,也不再生氣用暴怒的方式對待我們。如今媽媽每日都會傳送滿滿祝福的訊息給我,這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母親能有如此巨大的轉變,讓我們彼此的關係更加緊密。而我們都深深期盼彼此相愛。感謝這一切的安排,讓我很喜歡現在這樣的母親。我深刻感受到母親對我的愛,我也非常愛我的母親。
滿懷感恩之心!感謝生命出現的貴人,讓我們在這浮浮沉沉的人生中找到希望,擁抱希望讓我們的生命更加精彩。
梁宥晴
20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