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關係,  學員心得,  家族系統排列

驚覺,嚴重越位了!

不知從何時起,總感到心中有股莫名巨大的壓力,看似一切風平浪靜,任憑是什麼樣的挫折或困難,總感到自己能一一穿越,在經歷各種事件後,雖有著表面上突破的勝利,可往往留下的是一陣內心的空虛,甚至常有不知所措或說不上來的無奈與苦楚。

因緣際會來到Sherri老師的工作坊,聽著種種指引與解說,總以為自己掌握了些什麼了,甚至筆記也自認沒寫少過任何一項,直至聽到老師為自己分析與兄弟姊妹和父母間的排列,我才驚覺,自己的越位是造成長期以來感到如此沈重不堪的主因。

自己的父母一直在扮演各自原生家庭的重要支柱角色,自懂事以來,看到爸媽忙於各自開創打拼的事業,自覺能理解父母,並以父母為榮,但也不忍父母總是背負種種壓力,甚至為他們打抱不平,進而想要為他們分憂解勞,可這背後的動機究竟為何?

忠誠,是為了能生存!可自己這忠誠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當下我真的一頭霧水,細細思索,才憶起母親總是忙於創業與拓展市場,媽媽總希望身為長女的我可以做她的小幫手,母親常以自己的父親早逝為由(過往的她曾經不知所措的得挑起家擔),加上她事業繁忙,因此得訓練我們這些孩子必須自小培養學習獨立(比如不到11歲得自己學會搭飛機到父母工作的地方去找他們等),否則我們這些孩子只會令她更操煩,甚至成為阻礙她個人理想的障礙之一,所以我很努力地去達成媽媽對我的一切期望(雖然同時內心常有敢怒不敢言的吶喊),並且要求自己克服一切甚至要超越她的期望。

即使自認是個膽怯害羞又軟弱的孩子,為了使她無處可挑,幾乎是奮不顧身地去挑戰一切的「任務」,甚至常以「要由衷感謝那些常常給予我們磨練的人事物」等名言或吸收各種激勵方式來鞭策自我,一度也變得不近人情,甚至是過於嚴肅或總感到與周圍的人有距離感,更離譜的是自己常有那種令人不解的優越感口吻,甚或就是不符合年齡或身份的語氣而渾然不知。

突然間,我明白了何為『清白感』的意涵,自懂事以來,我不斷地盡力在做,好讓大人們津津樂道,母親與長輩們也因此常表揚我,同時也允許或訓練我去做許多事情。由於自己不願放棄那種被人肯定讚嘆的情境和體驗,不知不覺中,自己常會留意大人們的對話與計劃等等,自己也就將大人的計劃作為自己生活的主軸,逐漸地爸爸媽媽對於我的意見也非常看重。爸媽不僅漸漸地對我放心,甚至就默許我提出的那些欠缺成熟的想法,父母也開始變得越來越依賴我這長女,自然也就越投注於自己的事業與理想,甚至也將注意力放在照顧他們各自的原生家庭中。

與此同時,我與四個弟弟妹妹間的衝突便由此而生,一來是引起年齡相仿的妹妹不斷地爭寵,二來是因為我總是不自覺得灌輸自己認為對的觀念給他們,希望他們要與自己一樣,可一旦他們反擊,其實自己也是百口莫辯,為了加強管控,拭乾淚水之後,就是一系列的思索該如何去適應他們或引導他們(幾度對自己應當要關注的事情都擱置一旁甚至拋諸腦後),當時的我總懷著不希望他們重蹈自己的覆轍般的痛苦經歷,同理他們的同時,希望他們能換一種方式而快速成長,因此始終不願放棄去「糾正」他們。有趣的是,往往一段相處時間後,無形中他們也變得很依賴我(因為父母親也確實太忙),正當自以為「成功」時,有時內心那個想為自己或放鬆的自己跑出來時,卻又往往對他們產生一種莫名的罪疚感,甚至是出國留學一兩年後,還是會對他們很掛心,也因此又將他們一一找來身邊唸書。

試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大家都說這個大姊真好,這個女兒真好,這個孫女很貼心,可我內心的聲音是,我自己真的很不好!生活依舊是充滿壓力與痛苦,不斷地在為他人的需求提出解決辦法,甚至不自覺地自以為專業還拓展到其他領域,不僅是得擔憂自己原生家庭與父母親原生家庭的問題,加上家族事業上的問題,更甚到關乎社會大眾的種種問題,自問,究竟是無私地想要為他們好?還是自己仍不願放棄那個被人需要,想要被人表揚肯定的那些甜頭?

記得老師提過,『形成了一種對自己痛苦無意識的依戀』,我頻頻點頭,明明就是相當沉重,甚至是壓得自己快喘不過氣來了,可自己依舊願意背著氧氣筒等裝置來面對這一切進而給自己打氣,想想自己真的以為可以拯救這一切,或起碼可以令狀況別再惡化下去。不過人畢竟是肉做的,有時候真會有念頭想逃離甚至就莫名其妙地想叛逆一陣子(行為模式簡直如同個孩子一般),就連談戀愛時也有說不上來的罪疚感,可說是對於忙於照顧他人的需求是樂此不彼,就如同在那罪疚感與清白感的交織驅使下,即便也毫無讚嘆與表揚,慣性地又回到了相同的模式與狀態。

看到老師引導著我父母親的代表需歸還其命運給其母親與調整序位時,我與父母存在的相同行為模式,霎那間終於較完整地看清了。父親因自己的父親是入贅加早逝,家庭以其母親為主導,大哥因疾病不幸早逝,兄弟間長期因家族事業不和,所以我的父親一直不斷地迫使自己處於解決原生家庭問題的角色當中,同時加上父親創業與婚姻上的壓力,一直到得了重大疾病後才有些許轉變,可清白感依然不斷地將他拉回那些不屬於他該全權處理的課題。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我母親的成長過程也不約而同處於相似的越位模式中,媽媽的父親在她約19歲過世,母親(長女)以被強迫的方式來扮演支持自己的母親與支撐整個家庭; 更令我相當錯愕的是,自己居然被指出是父母所背負一切的綜合體,嚴重的越位是主因。

盲目的愛,加上父母婚姻觸礁,選邊站更是我當時捍衛重病父親的一種方式,序位不僅失衡,更嚴重批判自己的母親; 盲目的愛,失去了辨識的能力,無怪乎自己頻頻受傷,面對自己的挫敗或失去,甚至不自覺地以受害者自居來歸結原因,殊不知這一切皆是自己的選擇,怨不了人。家排裡對我重要的引導,即是向父母親說「你是大的,我是小的」,對長輩與手足間的一切問題,轉換為無限祝福與支持,世間沒有一件事是完美的,尤其自己本身就不完美,何必急於去修復每一件人事物呢?接下來的路,我想放自己一馬,靜心、放鬆,再次祝福自己與週圍的一切。

若說走向成功有一條捷徑,我想那就是改變自我,正如毛毛蟲無論怎麼想破頭才能過橋,只有蛻變成蝴蝶,才能自在地飛過那座橋。

大雁

5/4/2015

One Comment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